1.1 《“健康中國 2030”規劃綱要》下發,標誌著國民健康已成為國家戰略
2016 年 10 月 25 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健康中國 2030”規劃綱要》,其中著重強調“健康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條件。實現國民健康長壽,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重要標誌,也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願望。把健康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立足國情,將促進健康的理念融入公共政策製定實施的全過程,加快形成有利於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態環境和經濟社會發展模式,實現健康與經濟社會良性協調發展。”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在國家層面提出的健康領域中長期戰略規劃,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具有重大意義。同時,這也是我國積極參與全球健康治理、履行我國對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承諾的重要舉措。
1.2 空氣汙染是無形殺手世界衛生組織相關數據表明,空氣汙染導緻的死亡占全世界死亡總數的九分之一,是我們面臨的最大環境健康危機。2008-2013 年全球空氣汙染水平上升了 8%;全球 92% 的人沒有呼吸安全的空氣;超過 80% 的城市居民空氣質量水平超過了世界衛生組織的限額;每年有 380
萬人因室內空氣汙染導緻的卒中、缺血性心臟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和肺癌等非傳染性疾病而過早死亡;每年有57 萬名 5 歲以下兒童死於由室內和室外空氣汙染以及二手煙造成的肺炎等呼吸道感染;其中 50% 以上是因為吸入了室內空氣汙染帶來的顆粒物。空氣汙染的治理已成為全球性的課題。
1.3 室內空氣品質比室外更重要在評價空氣汙染危險度時,室內空間是很重要的微
環境。對許多空氣汙染物而言,日常大部分暴露都來自室內吸入,這是由在室內的停留時間,或汙染濃度水平所決定的。大部分人都在室內度過大部分時間,為了節約能源,現代建築設計傾向於更為密封的結構,通風率很低。汙染和室內空氣惡化會導緻疾病,增加死亡率,降低生育率,還會造成嚴重的經濟和社會影響。健康效應包括癌症發病率、肺部疾病、過敏和哮喘的增加,以及產生緻命的環境,如一氧化碳中毒和軍團菌病,這些疾病造成的醫療和社會代價,以及與此相關的人類生育降低,都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通過良好的城市規劃、設計和運作,以及對建築物、材料和建築物中設備的維護,可以減少室內空氣存在的問題。
室內化學汙染的主要來源包括室外空氣、人體和人類活動,以及建築材料、家具和家用電器,及使用的消費品產生的發散。微生物汙染主要與濕度有關,取暖、通風和空調系統也可以是汙染源,特別在維修不當情況下,更是如此。例如,對過濾器管理不當,會造成顆粒汙染的再釋放。生物汙染可在系統的潮濕部位增生,進而分布到整個建築物。
2014 年 11 月至 2015 年 1 月,清華大學曾發起北京室內空氣質量調研。調研組收集了北京市 407 名誌願者累計 11 萬小時的室內數據,公布了《室內空氣質量調研的數據分析報告》。報告顯示,北京市室外的平均 PM2.5濃度為 91.5 微克 / 立方米,居民室內空氣的平均 PM2.5濃度為 82.6 微克 / 立方米,處於輕度汙染範疇。當室外空氣 PM2.5 為 0-75 微克 / 立方米時,室內空氣 PM2.5 為室外的 1.33 倍。室內 20 小時的 PM2.5 暴露量約為每日總暴露量的 82%,而室外 4 小時的 PM2.5 暴露量約為每日總暴露量的 18%。人均室內 PM2.5 的吸入量是室外的 4 倍。報告還顯示,在建築環境類型、樓層、距主幹道距離、中央空調系統、開窗通風、空氣淨化器等對室內空氣質量存在影響的眾多因素中,空氣淨化器的影響最為顯著。
1.4 “健康建築”已成為一種趨勢作為改善建築環境的重要因素——建築環境空氣品質(Building Environment Air Quality)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如何提供高質量的潔淨空氣已成為 21 世紀人類生命科學的重要課題。
WELL 建築標準源於美國,於 2015 年 3 月引入中國。
WELL 建築標準是一個基於性能的系統,它更多地立足於醫學研究機構,探索建築與其居住者的健康和福祉之間的關系,重塑建築標準,全方位解決居住健康問題,在其關注的有關健康的七個建築環境因素中,良好的空氣質量被認為是健康環境的當務之急。固定的成年人每分鍾吸入 6-10 升的空氣,每天大約有 15 立方米的空氣經過適度活躍的成人肺部。存在於空氣中的來源於自然和人為的微小數量的氣態汙染物和顆粒物,可能會導緻嚴重的健康問題,包括上呼吸道疾病,過敏和哮喘,慢性疲勞,眼睛發炎,頭痛和焦點問題,心內膜炎,多重化學敏感性等。惡劣的空氣質量是造成美國每年 50,000 人過早死亡,據估計,與疾病相關的經濟成本為 1,500 億美元。其中,930 億美元是由於生產力的頭痛、疲勞和刺激典型的病態建築綜合征。
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sz-xcf.com/NewsDetail/442046.html